搜索
图片展示

传感器如何在物联网领域实现突破

2021-01-04 10:34:51

浏览:

传感器领域如何实现突破?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188.8亿元,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51.8亿元,行业将保持17.6%的快速增长速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红外技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复合传感器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传感器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设备,电子产品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如何在传感器领域实现突破?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原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均存在“突破口”。


可以说,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系统集成和性能随时间的推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出现困难。不过,好消息是,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传感器技术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坚定性。例如,面对恶劣的条件,传感器必须具有弹性和强度。监测温度、液体和气体、振动和声音,甚至是光的技术都可能受到潜在的物理损伤,从而在物联网所需的所谓整体系统中留下一个盲点。但随着强大的传感材料,特别是各种纳米材料的出现,我们的传感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弹性。

 

物联网传感器的通用性是有效实用性的另一个要求,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使用了大量的传感器。从化学传感器到近距离或图像传感器,这种技术的使用已经几乎无处不在。下一步就是将这些传感器集成到一个系统中。传感器目前在实施方面最大的优势或许就是其成本的快速缩减。从2004年到2014年,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器平均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从1.3美元下降到60美分,预计到2020年将低至38美分。更便宜的传感器意味着可以在物联网系统中装入更多的传感器,提高系统中出来的大数据的质量和数量,以便进行分析。开发传感器技术的公司数量应该会随着物联网设备部署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长,传感器开发商数量的增加会带来更高的竞争和更大的创新。例如,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可以更容易地嵌入到现有的系统中,这意味着工作场所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资金和精力来适应这些新增加的设备。

 

当然,传感器技术也不是没有小麻烦。传感器运行的系统必须受到保护,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如何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对于潜在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如交通,一个被黑客攻击的传感器将对整个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虽然技术和传感器类型的多样性是物联网的一大优势,但也让各种网络攻击成为可能。而最重要的是,大规模生产的嵌入式设备将赋予一个单一的漏洞在许多设备上轻松复制的能力。传感器网络很可能需要复制其他操作系统的功能,并具备软件更新能力,以确保可以打补丁来改善功能,并对抗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仅一个云供应商被攻陷,就可能造成高达12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巨大的潜在破坏力使得物联网网络内的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也将增加对互联网使用的需求。目前的互联网供应商专注于流媒体、电子邮件和其他个人和商业用途的高速。传感器和物联网将需要始终在线、低带宽的解决方案。传感器工作的好坏可以决定物联网的整体实用性和寿命。因此,对于那些声称物联网是最重要的新兴技术的公司来说,评估传感器的质量是推出功能齐全的系统的一个基本方面。2017年,企业在物联网上的支出达到了9640亿美元,虽然传感器本身只占该成本的一小部分,但任何潜在的问题都可能意味着不得不再次整合新的传感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更换设备以与兼容的传感器一起工作。

 

但企业可以凭借适当的规划和尽职调查来克服这些挑战。最佳实践对于实施这一新兴技术至关重要。这种做法包括让CIO参与其中,将外部供应商纳入物联网团队,并使用第三方平台来托管物联网业务。具体来说,外部物联网传感器供应商的直接参与可以代表一个更加无缝的集成过程,如果出现实施、损坏或安全等问题,甚至可能为公司节省时间和金钱。

 

其实,物联网实施的挑战纠结于庞大的技术栈。当然了,传感器技术并非没有缺陷,就目前而言,现今的传感器已经很先进,并在向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强势前进。而随着云计算及物联网的其他元素的发展,我们大胆预测,传感器可成为安全强大的物联网基石。如今,传感器产业已被国内外公认为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它以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所瞩目。而我们国家工业现代化进程和电子信息产业以20%以上速度高速增长,带动传感器市场快速上升。接下来,国内传感器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继续优化技术和工艺细节,实现这些领域与进口产品对比的突破。与此同时,发挥在国内市场应用、服务、渠道、价格、产业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固有优势,实现整体实力提升,积极推进市场化应用。




0
传感器如何在物联网领域实现突破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产品中心    |    解决方案

行业新闻    |    科普文章

企业介绍    |    联系我们  

  

电话:028-61465886 

邮箱:cdtxdz.foxmail.com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大道融信智慧广场B座

Copyright@拓芯电子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展示

走进拓芯

新的系列

解决方案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028-61465886

邮箱:cdtxdz@163.com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大道融信智慧广场B座


图片展示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